咖啡因袋風潮:當「提神」變成一種隱形的冒險
「最近在英美青少年之間,流行起一種“含在嘴裡的提神包”。外觀看起來像茶包,名字聽起來很無害,卻藏著兩杯咖啡的威力。」 --- 咖啡因袋(Caffeine pouch)。
什麼是咖啡因袋?
一個像茶包的包裝,裡面裝的是濃縮咖啡因粉,有時還加了薄荷或水果香味。
使用方式是放在牙齦和臉頰之間,靠口腔黏膜吸收咖啡因。
據說幾分鐘內就能感受到效果,而且旁人完全看不出你在用。
聽起來好像很新潮、很方便對吧?不需要煮、不需要喝,只要放一包在嘴裡,馬上「精神滿滿」。
這樣的隱蔽性,對青少年來說,簡直就是「偷偷提神」的神器。
五顏六色的包裝,再加上多樣化的口味 (各式水果味、薄荷味等),就像糖果一樣,完全抓住青少年的眼球與味蕾,讓他們更容易上癮。
每一包咖啡因袋含有的咖啡因量,可能等於兩杯咖啡(約200毫克)。
因為外形小、容易隱藏,青少年能悄悄使用,不被父母或老師發現。
TikTok 上還有網紅推薦它給健身者、考試族或熬夜族,「想要快速清醒」似乎很容易就能達到。在台灣,也已經有很多賣家在蝦皮等平台販售。但也正因為「看起來無害」,很多人低估了它的危險性。
咖啡因袋可能帶來的問題?
一個咖啡因袋可能含有兩杯咖啡的咖啡因量(約200毫克),有些年輕人甚至炫耀一次用兩包! 再加上他們常同時喝能量飲料,結果就是身體內的咖啡因「爆表」。
美國醫學專家提醒,這樣的使用方式可能導致:
- 心跳加速、焦慮、頭暈、失眠
- 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心律不整或癲癇
在美國,已經有年輕人因此送進急診。更令人擔心的是,TikTok 上許多健身網紅、學生網紅正在大力推薦這些產品。
包裝亮眼、口味繽紛,看起來就像糖果,但裡面藏著的是一種「不容小覷的興奮劑」。
為什麼大家都愛「快速提神」?
現代生活節奏快,不論是熬夜工作、備考、還是運動健身,
「我太累了,需要提神一下」幾乎成了大家的口頭禪。
咖啡、茶、能量飲料、甚至咖啡因袋其實都在滿足同一個需求:暫時清醒。
但如果我們長期仰賴這種「人工清醒」,身體最終會用疲倦、焦慮、心悸來提醒我們:
「身體是需要休息的!」
「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忙,大家都想要更快清醒一點。但真正讓身體醒來的,其實是睡眠、營養和呼吸,而不是更多的咖啡因。」
❤️ 給爸媽與青少年的提醒
尤其是青少年,身體還在發育中,對咖啡因的代謝能力其實比成年人弱得多。
歐洲食品安全局建議:
青少年每日咖啡因上限約3mg/公斤體重,30公斤的孩子一天最多約90毫克,等於一包咖啡因袋就超標!
此外,長期含在口中,也可能刺激牙齦、造成黏膜損傷。專家提醒,咖啡因袋甚至可能成為刺激劑的「入門習慣」。
北極熊媽媽也常常經歷「早上睜不開眼、下午腦袋打結」的感覺。
我們都希望找到一個「瞬間清醒」的救星。
但身體真正需要的,不是更多咖啡因,而是:
- 好好睡覺
- 曬太陽
- 均衡飲食
- 適度運動
提神有很多方式,但守護健康,只有一種方式:愛惜自己。
使用天然營養來維持體力與專注力,像是富含Omega-3的魚油,幫助腦部運作與情緒穩定;
還有花青素(Anthocyanins),能提升血液循環與抗氧化力。
這些天然成分的「提神」,不是短暫的興奮,而是從根本讓身體更穩定、有能量。
畢竟,最強的能量,不是瞬間爆發的刺激,而是長久維持的平衡。
資料來源:
Caffeine pouch craze: A teenage trend troubling some experts